芮城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信念与理想教育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3年3月30日  阅读次数:

信念与理想教育

主讲:董稳强

时间:2010.5.13

曾经在非洲的森林里,有四个探险队员来探险,他们拖着一只沉重的箱子,在森林里踉跄地前进着。眼看他们即将完成任务,就在这时,队长突然病倒了,只能永远地呆在森林里。在队员们离开他之前,队长把箱子交给了他们,告诉他们说:请他们出森林后,把箱子交给一位朋友,他们会得到比黄金重要的东西。

三名队员答应了请求,扛着箱子上路了,前面的路很泥泞,很难走。他们有很多次想放弃,但为了得到比黄金更重要的东西,便拼命走着。终于有一天,他们走出了无边的绿色,把这只沉重的箱子拿给了队长的朋友,可那位朋友却表示一无所知。结果他们打开箱子一看,里面全是木头,根本没有比黄金贵重的东西,也许那些木头也一文不值。

难道他们真的什么都没有得到吗?

不,他们得到了一个比金子贵重的东西——生命。如果没有队长的话鼓励他们,他们就没有了目标,他们就不会去为之奋斗。

我们需要理想,我们更需要为理想而奋斗!

理想并不是参天大树,而是一颗小种子,需要你去播种,去耕耘;理想并不是一片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你在上面栽种上绿色。如果你想成为老师,你就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如果你要想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你就要闻鸡起舞,醉里挑灯看剑……

理想并不是没有目的的去空想,而是需要以奋斗为基石,没有理想的奋斗是不明智的,不去奋斗的理想同样也是无用的,同学们,要想实现你心中的那个梦想,就行动起来吧,去为之努力,为之奋斗,这样你的理想才会实现,才会成为现实。

纵观历史长廊,上面的成功者决非一帆风顺。可是他们无一例外地为着自己的理想和事业,竭尽全力,奋斗不息。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乃悟出《春秋》;左氏失明后方写下《左传》;孙膑断足后,终修《孙膑兵法》;司马迁蒙冤入狱,坚持完成了《史记》;伟人们在失败和困顿中,用不屈服,立志奋斗,终于达到成功的彼岸。

而在现实生活中,理想与奋斗同样很重要:我有一位学习并不好的同学,他的数学尤其很差。但他下定决心:中考数学一定要及格。从他下定决心,有了理想后,他便开始努力,他坚持每天十道题,从头做起。也许很多想考及格的同学都曾有过目标,但他们并没有为之去努力,最后也都无奈地接受了事实。而这位同学却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我相信在明年的624号,他不会遗憾,因为他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有过理想,奋斗了,我不遗憾!

也许我们曾经也都立下了各种目标,从小就有了各种理想,但你为它们奋斗,努力了吗?如果有,那么你的理想迟早会成为现实,如果没有,那么就快行动起来吧,这样你的理想同样会实现。

理想是花,需要奋斗的汗水来浇灌;

理想是树,需要奋斗的土壤来培育,

理想是森林,需要奋斗的生机来装扮;

理想是海洋,需要奋斗的沉静来点缀。

有了理想,为之奋斗,也许我们没有得到任何东西,但我们会到最后勇敢的说:我奋斗了,我不后悔!

原来理想就是天空,奋斗便是彩虹。没有彩虹的天空灰暗,没有天空的彩虹黯淡,让我们为理想去奋斗,在理想的天空中架起一道奋斗的彩虹!

1.理想

 理想是一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或者说是一个人所向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人的主观形象。

理想是一个人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如当你问一名中学生的理想时,他的回答可能是,将来要成为一各科学家、或工程师、或作家等。科学家、工程师、作家就是中学生们积极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和对象,这些目标和对象体现着中学生们的个人愿望,并且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和未来。在这里,理想是与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是对未来的一种设想,它住往和目前的行动不直接联系。但理想与现实生活又是相联系的,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对象和现象如果符合个人的需要,与个人的世界观相一致,这些现实的因素就会以个人的理想和形式表现出来,理想总是对现实生活的重新加工,舍弃其中某些成分,又对某些因素给予强调的过程,但它必须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基础,符合客观规律。例如,电影编导在塑造一个理想人物时,这个人物既是编导对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再加工、再取舍,使这个人物符合编导的愿望;但这个人物又必须符合客观规律性,与现实的生活环境相融合,否则这个人物就会成为表面上的高大全,实质上的假大空,不可能真正成为有血、有肉、有个性的典型人物。

从一个人理想的内容来看,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个人理想是对个人未来的设想和希望,它包括职业理想、道理理想、生活和家庭的理想;社会理想是对美好的社会制度的追求和向往。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社会理想是处于最高层次的理想,它是理想的核心,并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又是社会理想的具体体现。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社会理想,而仅追求自己脱离社会实际的个人理想,是不符合时代精神的,也是一种低层次的理想;反之,如果仅有社会理想而没有个人理想,也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

 一个人的理想往往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一般来说,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视野的开阔、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依次减弱,社会的影响逐步增大,而且理想的形式也存在不同的水平。我国的一些心理工作者把中学生的理想形式从认识角度分为三种发展水平:一是初级水平,即具体形象理想,这主要表现在中学低年级学生;一种是中级水平,即综合形象理想,这主要表现在中学中年级学生;一种是较高级水平,即概括性理想,这主要表现在中学高年级学生身上。也就是说中学生的年龄越大,年级越高,他们的理想层次越高。

 而对于中学生理想倾向性发展水平,我国的心理工作者通过问卷、直接对话、分析研究,把中学生的理想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理想肤浅、模糊,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例如,我对未来没有什么想法,只想自由自在的过日子我以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现在还不太清楚等。这种心态的出现与这一阶段青少年年龄、知识与身心发展水平有关,由于思想还不成熟,再加上教育跟不上,使他们尚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

 第二类:向往和憧憬未来,但自觉性不够,有时动摇不定。例如:家庭、老师总是鼓励我奋发图强,看到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也受启发和鼓励,可是一遇到困难又退缩。这一类同学思想主流是向上的,但还缺乏持久性和坚定性。

 第三类:认为理想就是将来找个好职业。例如,我将来就想上大学,找个理想的工作。这一类同学把理想和职业联系起来,但往往又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同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利益相分离,这就需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人生观的教育。

 第四类:具有远大的理想,把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能脚踏实地地去努力。例如,在很多即将毕业的高中同学中,能树立接受祖国挑选,服从祖国安排的思想。这类同学认识水平比较高,理想比较符合时代精神。

 事实表明,目前在中学生中具有远大理想的同学占绝大多数,这反映中学生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2. 信念

 信念是指一个人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信念是激励一个人按照自己的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的被意识的思想倾向,是一个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积累的知识经过深思熟虑所决定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信念具有坚定感。无数的革命先烈坚信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能够救中国,才能使中国人民摆脱剥削和压迫,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成了他们的信仰,他们为此坚定不移、前仆后继,哪怕为此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革命烈士夏明翰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正是反映了这一代革命者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的坚贞不移。

 信念又具有稳定感。一般来说,信念表明一个人对社会发展方向、自然规律、对一种理论观点的稳定的、长期的看法和认可,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深刻的感情。一个人只有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使自己的个性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信念的人,个性往往模糊不清,行动往往左右摇摆,动摇不定,容易在政治上、行动上出偏差。

 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前苏联和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暂时低潮的情况下,有些人出现了信仰危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疑问。在这种形势下,教育中学生及整个青少年一代树立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自觉抑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腐蚀,已成了刻不容缓的政治任务。这一代中学生和青少年,也只有牢固的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才能使他们目标正确,方向明确,行动坚定,自觉地承担起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在论及理想信念时,海伦·凯勒有这样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那么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什么又是理想信念呢?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重在标志人与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主要指向未来,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而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但重在标志人对事物、观念的看法和态度,主要面向现在,为人们的行动提供精神支持。理想信念则是把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综合性概念,但它决不是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把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的一个新概念。它体现了理想和信念的辩证统一,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和集中体现。理想和信念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告诉我们人生之旅的目的地,而信念帮助我们到达那里。

理想信念贯穿于人的精神生活之中,它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如果把社会历史比作大海,把个体人生比作小舟,那么理想就是引领航向的灯塔,信念则是催舟奋进的风帆。海伦凯勒接受了生命的挑战,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盲聋哑集于一身的弱女子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德全部力量奔走呼告,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理想和信念像熊熊燃烧的烈火使她才走出黑暗、走出死寂,理想和信念像巨大的羽翼,帮助她飞上云天。

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饭,一杯水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理想信念是引领人生前进的灯塔

由于理想信念来自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因此,理想信念比现实更美好,更令人向往和更值得追求。科学的理想信念犹如照亮人生道路的火炬,就像航行茫茫大海的指南,对人的行为有着指导和定向作用,能够使人们透过层层阴霾而不迷失方向、克服重重困难而不放弃努力。人们在确定自己的人生理想信念时,往往把成功看得很重,把优秀看得较轻。追求成功,无可厚非,但把成功置于首选,却是值得商榷的。这里当然涉及对成功优秀的理解。一个人的人生目标首先应该是优秀,其次才是成功。一个优秀的人,即使名利方面不成功,由于拥有高尚而充实的心灵生活,其人生仍然是充满意义的;反之,一个平庸之辈,即便在名利方面很风光,那也只能算是混日子,充其量混得好些而已。优秀者的成功往往是大成功而非追名逐利者的渺小而利己的成功,优秀者的成功欢乐是大欢乐而非追名逐利者的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成功者都出自精神上优秀的人之中,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包括创造财富的领域,做成伟大事业的绝非钻营之徒。而必是拥有伟大人格和智慧的人

伟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既造就了革命领袖的巨大成功,也造就了凡人小事的非凡卓越。马克思一生经济拮据,但他从未把谋取私利和改变经济处境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面是把谋求大多数人的利益、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作为自己的既定理想。为了写作《资本论》,他花费了大量时光,他失去了健康、子女和家庭幸福,最后终于写成了《资本论》这一历史巨著,并和恩格斯一道,创建了马克思主义。从此,无产阶级有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翻身求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多少个岁岁年年过去了,革命导师那种造福人类、矢志不渝的品格及其所创造的光辉业绩,仍然并将继续受到人们世世代代的怀念。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达了老一辈革命家为国家民族而献身的高远志向;毛泽东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则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实现救国救民社会理想的无比自信和坚韧不拔,这些都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革命队伍中,普通战士的一言一行,也无不体现着理想信念的引导作用。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正是在人的生命的有限过程中坚持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作引领,才会在一系列凡人小事中体现优秀崇高,因而成为时代的道德楷模。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共产党员王顺友,20多年来在人迹少见的察尔瓦雪山和雅窘江河谷琅辛跋涉,经历了数不清的艰难险阻,谱写了一曲曲为民服务的理想壮歌。正如他在自编山歌中所唱的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平凡工作中的崇高理想信念,使得这位大凉山中的香巴拉信使被人们赞誉为时代先锋

(二)理想信念是促进人生奋斗的动力

理想信念在人类改造社会、改造自然、改造自身的过程中具有十分强大的能动作用。列宁曾经说过:重要的是相信道路选择得正确,这种信心能百倍地加强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有了这样的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就能创造出奇迹来。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不竭动力。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人们就会像添足燃料的船舰,迎着激流险滩,劈波斩浪地勇往直前。人们在确定自己的人生或职业理想信念时,有的虽有高远之志,却缺乏超世之才;有的虽有高远之志和超世之才,但又缺乏实现理想的坚毅之志。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一首明日歌发出了多少志大才疏或者有才智而无坚韧之心者的感慨!故此,宋代文学家苏轼说,凡是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古今中外一些著名的革命家、科学家之所以产生惊人的毅力和巨大的动力,能在十分艰苦的环境里战胜邪恶、克服困难,并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力量源泉。

素有当代毕异激光照排之父之称的王选院士在奋斗不息的一生中,强忍病痛,搏战病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十分卓越的贡献。是什么力量成了他奋进的动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发展计算技术不但是国际潮流,也是国家的需要。一人如果把自己的工作和国家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很有可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当一个学者把自己的工作成果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就能焕发出无穷的信心和动力,取得在通常情况下难以取得的成果。科学工作者是这样,党的领导干部又何尝不是这样。湖南省一心为民的好书记郑培民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以实际行动履行了一党员领导干部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要求,最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身殉职。可以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成就了一位新时期领导干部优秀代表的爱民情怀,塑造了一位新时期领导干部优秀代表的光辉形象!

在国外科技发展历史上,在理想信念的巨大感召下取得成就者也不乏其人。法国微生物学奠基者巴斯德,为了战胜袭击整个法国的疾病,连续坚持工作了五年。在这期间,他的父亲和两个女儿都先后去世,他本人又得了中风导致瘫痪,在巨大的压力下,他仍然坚持科学研究,甚至有时每天工作18个小时,最后终于战胜了疾病。巴斯德后来欣慰地说:通过我个人的牺牲,防止了一场危及全国的灾难。法国人民为此专门给他塑了一座塑像,以铭记他对人民的贡献。意大利著名天文学家布鲁诺说,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的真理的殿堂。正是在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的支撑下,布鲁诺没有向宗教裁判所的火刑低头,用生命捍卫了哥白尼的日心说。造福于人类的崇高理想,能铸造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信念和意志。有人曾作过统计,爱迪生登记过的发明有1328种,加上没有公开发表或有意放弃的发明专利,他一生发明有2000种左右。他享年848个月零7天,平均15天就有一种发明。但每项发明轻而易举,辉煌背后是失败和艰难的探索,是顽强意志和毅力的胜利。在发明电灯过程中对灯丝材料的反复探索试验,更是在为人类造福的坚定信念支持下完成的,经过百折不挠的奋斗,他终于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三)理想信念是提高人生境界的保障

没有理想信念,一个人的境界就会失去核心和灵魂。理想信念能对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以重大的影响,其中对道德的影响也最大和最为直接。一个有着崇高理想信念的人,其道德水平和人生境界也必然崇高。一个真正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人,必然会力行天下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达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境界。

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西方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一些人道德滑坡、境界低俗,主张告别革命拒绝崇高。他们崇尚拜金主义,把金钱看成是幸福和成功的象征,不顾一切地追逐金钱,为了金钱不惜父子加害、兄弟相残、夫妻反目,丧失人格国格;他们崇尚享乐主义,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满足生理本能的需要,为了贪图享乐而醉生梦死、声色犬马、贪污贿赂、追求穷奢极欲;他们崇尚极端个人主义,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主张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为了获利而不择手段、违法乱纪、挺而走险,甚至恩将仇报。一个人如果丧失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必然会人生境界低迷、思想道德败落。唯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提高人生境界,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树立了为人民谋福利、、为人类求解放的理想信念,就一定不会被前进路上的困难所阻碍,也一定不会被肩上负载的重担所压倒,因而能够自觉反对拜金主义、拒绝享乐主义、批判极端个人主义。在对待金钱方面,诺贝尔认为: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够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诺贝尔奖金作为国际公认的科学界最高奖赏,常常使获奖者一夜之间从清苦变为巨富。但许多获奖者并不把这些奖金看作个人私产。第一个诺贝尔吉理学奖获得者伦琴就把全部奖金献给了维尔茨堡大学。科学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把两次奖金全部用于购买法国公债,以支援她的第二祖国。王选将多年获得的30万奖金捐给北京大学数学学院,设立了周培源数学奖学金,奖学金的名称没有叫王选,如同当年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没用王选命名一样。在对待享乐方面,中国的优良道德传统历来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勤劳节俭,艰苦朴素。毛泽东历来反对贪污享乐,建国初期亲自批准处决刘青山、张子善,他以身作则,在国家困难时期坚持和人民一道共渡难关,甚至不允许自己的子女有丝毫特殊。爱因斯坦成名前很贫穷,成名后富裕起来仍很节俭。他刚到美国定居时老是穿一件旧大衣,朋友劝他买件新的,他说没关系,反正在纽约谁也不认识我。以后,朋友又劝他买件新大衣,他却说,何必呢,反正这里差不多每个人都认识了我。在对待个人利益方面,雷锋的态度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态度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焦裕禄坚持的是,心里装着兰考人民而唯独没有他自己,为治理兰考,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总之,崇高的理想信念提升人生境界,引领人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当代大学生应当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大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还应该追求更高的目标,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只有牢固树立起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才能获得强大而持久的前进动力,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人生航向,才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理想信念使贫困的人变成富翁,使黑暗中的人看见光明,使绝境中的人看到希望,使梦想变成现实。若丧失了理想和信念,一个人就形同行尸走肉,衣架饭囊。但是,由于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对人们的思想强烈的冲击,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市场经济的负面引导,网络垃圾的影响,教育模式的弊端丛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和方式的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理想信念严重缺失或偏离科学。所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就显得极为重要。

首先,要树立崇高的、远大的理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罗曼·罗 兰也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俄国作家列夫·托尔 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真正的生活。有志者,事竟成;有大志者,人生事业才能辉煌。大量事实告诉我们,那些大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对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鸿鹄之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毛泽东的少年立志1910年,毛泽东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毛泽东提笔写了一首《赠父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这就是: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其次,认清理想信念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要认识到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党中央为我们描绘了21世纪头20年到21世纪中叶的美好理想,而美好理想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证明,追求崇高理想的道路是漫长和曲折的,实现理想的任务是繁重、艰巨的;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我们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不难看出司马迁面对逆境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他惨遭宫刑之祸,蒙受莫大的不幸,但他苦而不悲,孤而不堕,最终完成了史学巨著《史记》。而现下的一些人遇到一点挫折就漠视生命。所以,当我们身处顺境时要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我们身处逆境时要勇于战胜逆境,相信顺境就在前面。要实现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高生活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历来教育提倡五德并举,德育为首,一位哲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只关注科技教育,而忽视道德教育,就如同把枪交到了强盗手里一样可怕。因此,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生活价值观教育,应该将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加强德育的前瞻性的研究。

生活价值观是人的现实生活的重要问题,也是制约成长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无论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青少年学生自身状况、学校的教育现状以及学生发挥的作用出发,加强生活价值观教育都十分必要。为此,学校要经常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现状和变化趋势,同时,以理论课为依托,加强学生的生活价值观念教育;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以现代科技及其成果为依托,丰富教学内容,提高生活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生。